寫阿秋很難,那天跟博彥,kilik討論起班上同學特質這件事的時候,我這樣表述.
每個人的難對我來說定義不太相同,阿秋的難處在於不是很了解,和不想輕易的寫,即使將一些可觀察得到特徵組織,編成一篇文章對我來說不那麼困難.
所以這是一篇待補的人物誌,不過也可能它就這付德行擱著好幾年,因為阿秋不止cs愛camp,感覺情感也是,在眾人面前流露出顯得突兀的感情對他來講可能是大忌,這方面他是老手.
可惜!
其實開學不久曾經有一刻覺得阿秋這個人跟我有那麼點像,所以曾經在板上(已隱版)上這樣形容:
原來阿秋
在過去某些際遇上 跟我是那麼類似
其實想法某方面也蠻像的
同樣接受多方論點
同樣懶得處理某些事
很大不同是
我很喜歡分享自己給別人
他比較喜歡默默的聽
今天跟webber借了一本閒書看,看到一段話:羅伯特.班奇勒(Robert Benchley)寫過世上有兩種人,將世人分成兩類的人,以及不會這麼做的人.
那麼我是介於其中的第三種人.
我喜歡將看到的人事物,感受到的情感分類,儘管可能分得清楚,真正面對時的態度又習慣顯得模糊而可接受一切,有點像堆好積木後,又推倒讓它散落一地.
誰對誰錯只是觀點不同,可能你站在100步以外的地方看,他站在50步以外的地方看.
那時候好像在討論mud需要什麼,有人覺得他需要一個人靜一靜,有人覺得他需要有人去安慰(我是覺得他需要的只是成熟點不過沒說)
阿秋在旁邊只是點點頭:對......也對.......
於是我想,他是不是可能和我一樣?能接受別人不同觀點的時候,其實是因為分析過類似的情境,別人的看事情的角度,自己早走過一遭,所以知道根本沒什麼對錯.
不過,我的理性是有限的,沒想過的東西,我很難發揮同理,生氣的時候,就算是認同對方想法的合理性,只要衝破了情緒限度,也常常弄得事情沒有轉圜的餘地.
阿秋似乎不會,於是,同一種人的猜想又變成一種錯覺了.
根本不了解.
- May 06 Sat 2006 16:11
阿 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